中国竹网 - 竹业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新闻 | 企业新闻 | 行业行情 | 各地竹业 | 政策法规 | 研究成果 | 技术难题 | 品牌新闻 | 竹资源库 | 传说典故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企业新闻 > “一竹一茶一魔芋”,四川沐川县以现代特色产业体系助推乡村振兴
4.biz | 商业搜索

“一竹一茶一魔芋”,四川沐川县以现代特色产业体系助推乡村振兴

信息来源:z-china.com   时间: 2024-07-10  浏览次数:29

转自:中国环境网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一颗镶嵌在四川盆地西南边陲的绿色明珠。登高远眺,青山连绵;风过竹林,簌簌作响。夏日的沐川,万物丰茂,生机盎然。如今,沐川森林覆盖率高达78.83%。而这个数据在20世纪80年代,仅为13.6%。

作为曾经的国家乌蒙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县,发展经济让群众摘掉贫困帽子是重大政治任务;而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生态安全也需统筹兼顾。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

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成功创建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沐川始终将“生态”“绿色”作为价值取向,先后提出“打生态牌、走特色路”“生态发展、绿色崛起”“绿色发展、追赶跨越”,清晰的绿色发展轨迹,让高颜值与高价值相得益彰。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留住绿水青山就是留住发展根基

依托丰富的林竹资源,沐川县境内曾有数千家土法造纸厂,但这种“靠山吃山”的方式,是当地生态环境的一大威胁。

“2017年以前,沐川的造纸产业十分粗放,老百姓在自家房前屋后随便弄一个池子,就开始进行土法造纸,这种落后工艺导致水流浑浊、鱼虾死亡,给生态环境带来诸多破坏。”沐川县副县长伍刚是沐川人,家乡过去的环境状况,他记忆犹新。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沐川县委、县政府意识到,只有留住绿水青山,经济社会的发展才可持续。于是,自2017年开始,沐川县先后关闭土法造纸作坊1247户,结束土法造纸百年历史。同时,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十三五”期间累计关停整治“散乱污”企业和落后产能企业45家、拆除网箱养鱼7000余口、关闭(搬迁)畜禽养殖场114家。沐川生态环境实现质的提升,优良天数比例从2018年的86.03%上升到2022年的96.2%,县域内3条河流水质稳定在Ⅲ类标准及以上。

为了保住当地百姓的钱袋子,沐川县对落后产能并不是“一关了之”,而是发展起竹产品精深加工。沐川以竹子为原料,开发了竹浆纸、竹原纤维、食用笋、竹制品等多个产品分支,积极探索竹上观鸟、竹下采笋、竹材造纸、竹林康养四位一体的全链条竹产业发展模式。“沐川造”文化用纸占我国西南市场份额的40%;食用笋年产量达6.5万吨;核心景点负氧离子浓度高达3.5万个/立方厘米的沐川竹海,每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

一根竹,装点了一方水土,造福了一方百姓。2021年,沐川县成功创建为四川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2023年,全县竹产业综合产值58亿余元,覆盖全县90%以上农业人口,竹农人均增收近8000元,约占农业人口收入的1/4。

深耕一颗芋,绿色生态产业勇闯海外市场

魔芋制成的面条、米饭、虾仁、毛肚、奶茶、面膜……走进四川森态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区琳琅满目。经过深加工,魔芋的经济附加值大大提升。

在沐川,魔芋种植可谓历史悠久。但在过去,种植分散,魔芋产量不高、抗病害能力差。“决定大力发展这个产业后,沐川不仅引进了企业,还引进了高校和协会,为农户普及知识、丰富手段,带领农户一起致富。”沐川生态环境局局长黄智向记者介绍。

在产业转型发展的进程中,沐川突出“小切口、大产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快推进魔芋园区建设,在资金、信息、技术、销售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村民发展魔芋种植的信心。从种植、加工,到运输、销售、外贸,沐川的魔芋产业已拥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2023年,全县魔芋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带动周边区县1.7万余户村民发展魔芋种植5万多亩,种植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魔芋产业年综合产值超5亿元。森态源魔芋产品畅销全球62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实现出口创汇2200余万美元,出口创汇额居全国魔芋行业第2位。

“我们对魔芋产业很有信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的饮食方式,魔芋面条、魔芋奶茶等产品越来越受年轻人的欢迎,这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3到5年,沐川计划把魔芋种植面积扩展到5万亩,产值达到50亿元。”展望未来,伍刚信心十足。

致富一方百姓,探索多种“两山”转化模式

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沐川努力探索“两山”转化的多种路径。

来到富新镇牛郎坪茶叶现代农业园区,数十个品种的紫色茶树,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富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佳民告诉记者:“这些紫茶树中,尤以‘紫嫣’最为珍稀,因产量稀少,最贵时曾卖到1.8万元/斤。”



近年来,沐川县大力培育以“紫嫣”为代表的特色珍稀茶叶产业,发展茶园面积22.5万亩,建成省级现代农业茶叶万亩示范区5个,培育茶企70余家,年产茶叶超2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超10亿元,茶农人均收入6000元以上,茶产业成为促农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

“除了一根竹、一叶茶、一颗芋,我们还提出了一幕剧,打造了乌蒙沐歌大型山水实景剧,这也是沐川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抓手。”伍刚告诉记者。依托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定位成渝地区休闲康养后花园,沐川深入挖掘草龙文化、竹文化、茶文化等自然人文资源,打造了“五沐茶韵”富硒茶农业公园、林家岩山体公园、朱鹮繁育中心等生态旅游景点20余处,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加快实现农旅、工旅深度融合。



一片片竹林、一棵棵茶树、一座座魔芋大棚,不同的生态产业,相同的发展理念。如今的沐川,正在不断拓展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一条前景广阔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竹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