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上一袭中式粉色表演服,带着心爱的扬琴,再一次登上熟悉的学校体育馆的舞台。4月14日,对于上海市陆行中学南校初三学生姚雨恬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这一天下午,“陆南之春”专场音乐会在陆行南校体育馆里奏响。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同赏丝语竹韵。这场演出不仅是2023年浦东新区学生艺术团分团首场区级展演活动,也是学校建校15周年的艺术教育特色汇演,更是初三年级学生毕业季在母校的告别演出。
校民乐团带来的民族管弦乐《金蛇狂舞》和《春华秋实》都是获奖精品。凭借前者,陆行南校校民乐团拿下了第十七届长三角地区民族乐团展演“优秀团队奖”;而后者则是去年举行的浦东新区第十八届学生艺术节民乐合奏专场比赛中第一名的佳作。这其中,初三年级学生占了很高的比例,他们尽情展示四年来在校园里苦练的演奏技艺,希望把最美好的丝竹之音作为留给母校的告别礼物。
在这场精彩荟萃的演出中,高高瘦瘦的姚雨恬可能是最忙碌的“演员”了。她先后5次上台,无论是民族管弦乐合作还是扬琴齐奏,都担纲C位;而第6次上台,则获颁了“上海市学生艺术团优秀团员”的荣誉。
“今天很可能是我初中时代在母校最后一次演出了,心里非常珍惜和不舍。”姚雨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扬琴,四年前带着民乐梦想来到陆行南校,加入校丝竹乐团。在校园里,姚雨恬每周有两次乐团训练,即便如今初三学业紧张,她依然会回家抽空练琴。她特别喜欢和留恋校园里浓郁的民乐氛围,很多老师、同学都热爱民乐,校园的各个角落里时常会响起优美的丝竹之音。仅她所在的初三一班,35名学生中有16人入选了校民乐团,其中很多伙伴入校时都是民乐零基础。经过多年的熏陶和苦练,如今姚雨恬已考到扬琴十级,但她至今记得六年级时跟着吕宁来老师到上海大世界演出的情形:“那是我第一次在那么大的舞台上面对公众演出,会有小紧张;经过这些年一次次的历练,现在我上台已经能很快进入演奏角色。”
像姚雨恬一样,越来越多的小小丝竹传承人在陆行中学南校里茁壮成长。校长刘明诚介绍,当日登上舞台的大部分学生,是零基础进入学校后才开始接触江南丝竹,经过各声部老师的精心培育和学生的勤学苦练,丝竹雅韵已经成为融入他们生命的美好音符。在民族文化的熏陶浸润下,陆南学子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在艺术教育的引领实施中,学校各类艺术社团百花齐放,蓬勃发展。今年该校还有14位学生被评为“浦东新区学生艺术团优秀团员”。
建校15年来,陆行中学南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江南丝竹传承保护基地”。上月公布的上海市“非遗在校园”示范校名录,陆行南校成为浦东两所入选学校之一。
在上海市非遗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张昱看来,陆行南校的艺术教育之可贵,不仅在于其在校内全面普及丝竹教育,更在于它广泛开展示范辐射活动,让江南丝竹通过青少年学生的演绎,走进社区,走进千家万户。学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定期到校外开展非遗传习活动,有计划地让学生走进民间,学习原汁原味的江南丝竹,促进学生对江南丝竹演奏风格和韵味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这些常态化、多样化的传承活动,江南丝竹有了新一代的学习者和传承者。
今年是陆行南校创建上海市文明校园的关键之年。刘明诚校长表示,学校将一如既往守正创新,通过江南丝竹的保护传承,积极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学校教育改革创新的契合点,展非遗风采,创文明校园。
文字: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