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竹产业大会上,福建、四川等地企业代表与赤水市进行招商引资集中签约。 胡博 摄
与会代表在泰盛(贵州)集团观摩竹浆纸一体化生产工艺。 方春英 摄
泰盛(贵州)集团的竹浆原纸生产线。 杨柳 摄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的工坊内,篾匠在编制茶水分离杯。 方春英 摄
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红赤水集团生产的尖尖笋。 (红赤水集团供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游正兰 杨柳 唐怒娇
4月21日至22日,贵州竹产业发展大会在赤水市召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竹藤中心、贵州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及南京林业大学等竹产业相关科研学者、全国竹产业优强企业、首批“中国竹子之乡”代表齐聚赤水,践行“以竹代塑”倡议,畅谈“竹与未来”发展,为全省竹产业提供智慧支持,也为赤水竹产业迈上新台阶带来全新机遇。
竹产业是贵州重要的生态产业、富民产业。截至2022年底,全省竹林面积超500万亩,比2018年增加了178万亩,竹产业综合产值达125亿元。纤纤翠竹,已成为贵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产业。
赤水是贵州竹产业发展的领头羊。近年来,该市不断加强对竹产业的投入和扶持,竹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赤水市有竹林132.8万亩、乡土竹种12属34种,竹农人均竹林面积7.4亩,居全国前列。该市发展各类竹加工企业近300家,孕育了竹浆造纸、竹木家具等全产业链条,拥有世界上工艺最先进、单系列产量最大的竹浆生产企业。
以本次贵州竹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赤水市依托优质的资源优势和坚实的产业基础,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强化科技支撑、引进优强企业、吸引优秀人才,以期在“以竹代塑”“以竹代钢”“全竹利用”等前沿业态上取得突破,推进赤水市以及全省竹产业实现新的跨越。
搭平台 助力产业高效发展
本次贵州竹产业发展大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赤水市竹产业园区“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称号,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赤水市“中国竹都”称号,南京林业大学授予赤水市“南京林业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示范点”称号。既彰显了赤水市竹产业在全国的代表性和竞争力,也将有力地推动赤水市竹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赤水市竹产业集群创新能力。
此外,为加快形成全省竹产业集群效应,更好地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省林业局支持赤水市建立的贵州省新时代竹产业研究院、竹文化博物馆、竹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竹产品交易中心“一院一馆两中心”在大会期间揭牌。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这些平台重点开展四个方面的工作,推进竹产业提质增效。一是打通技术堵点,聚焦全竹利用,开展联合攻关,解决产业发展中‘卡脖子’的问题。二是推动成果转化,为全省竹产业发展积累一批领先技术、培养一批专业人才。三是拓展专业市场,打造一批辐射全国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竹产品。四是规范市场行为,建立健全竹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制机制,确保产品质量。”赤水市林业局党组书记李阳冰介绍。
聚人才 探索产业双向赋能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队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近年来,贵州坚持外引内培,为全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外引“特聘专家”。本次贵州竹产业发展大会上,赤水市为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教授、国家林草局竹资源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丁雨龙,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秘书长、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员谢锦忠,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房桂干,国际竹藤中心研究员王戈,浙江农林大学竹子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余学军,中国竹产业协会专家、博士傅金和,国际竹藤中心研究员、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经理方长华7位专家颁发了聘书。依托产业专家的科技研究和成果推广,赤水市走上了产业与人才“深度融合”“双向赋能”的路径。内培“竹艺匠人”。发挥好非遗传承人及其他民间竹艺大师的作用,支持他们开展技艺推广和学徒培养工作,将竹产品加工技术纳入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中,培养出一批技术能人、产业工匠。
“早在2000年,南京林业大学就与贵州结下了情谊,我们围绕科技攻关、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度参与贵州竹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助力产业发展的路子。”南京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勇强介绍,下一步,该校将整合学校国家平台优势、优质学科资源和专业人才队伍,以全竹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为贵州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南林力量。
引项目 携手发展共绘蓝图
尽管当前贵州竹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产业自动化水平偏低、生产成本过高等瓶颈。因此亟须加快补短板、强弱项,疏通当前发展中面临的难点、痛点,推动产业降本增效。
“这次到赤水参观参会,贵州竹资源品种的丰富程度、竹造纸产业的规模和集中程度、竹笋加工的产量和市场发展程度,都让我印象深刻。贵州竹产业发展到现在成果是显著的,但是想要再创新高度,就需要在全竹利用上下功夫。加快推动高强高耐竹基新材料、竹纤维复合材料、可降解竹生物质制品等领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和产品附加值,不断拓展‘以竹代塑’产品消费市场。”国际竹藤中心研究员、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经理方长华说。
为此,贵州省积极推进竹产业招商引资工作,本次贵州竹产业发展大会上,国际竹藤中心、南京林业大学分别与赤水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福建、四川等地企业代表与赤水市进行了招商引资集中签约,共签约4个项目,分别为赤水竹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改造项目、赤水市楠竹循环利用项目和2个纸制品加工项目,总投资达16亿元。
“全面开展招商引资、精准延链补链强链,赤水市将以最好的资源、最优的政策、最温馨的服务,为企业提供政策、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全方位的支持,与企业共绘蓝图、共谋发展、共享红利。”赤水市委书记汪能科说。
凝智慧 展望未来扬帆起航
本次贵州竹产业发展大会举办了竹产业科技成果推介会、“竹与未来·全竹高值化利用”研讨会、“竹与未来”对谈会。在竹产业科技成果推介会上,国际竹藤中心研究员王戈分享和推介了竹苗(林)繁育关键技术、竹资源高效培育关键技术、竹材高值化加工利用技术、竹质工程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等,前沿的科技成果让与会人员大开眼界。
在“竹与未来·全竹高值化利用”研讨会上,专家们围绕“建设产业兴旺的竹林美丽风景线”“‘以竹代塑’典型产品及标准”“合成生物以竹代粮、以竹代塑关键核心技术及其高值化应用”等进行了探讨。在“竹与未来”对谈会上,专家们围绕二产和三产两个维度对竹产业的未来展开对谈,并对竹文旅、竹材的综合利用两个方向做了展望,为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许多可供参考借鉴的方向。
本次大会以竹为媒、以竹会友,在赤水搭建起了一座国内竹产业专家、涉竹优强企业和地方政府沟通交流的专业平台。可以期待,在未来的发展中,有资源、链条、平台、人才、科技、品牌等要素的加持,赤水竹产业将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产业附加值,推动贵州从竹资源大省向竹产业强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