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平
1月7日,记者从四川竹林风景线建设现场推进会获悉,2022年,全省竹林面积将超过1800万亩,竹业综合产值突破1000亿元。四川立足多效合一,统筹规划农旅融合、竹林基地建设、竹产发展等,用一条竹林风景线,描绘竹业新蓝图。
资金缺口大
用好金融政策、贴息杠杆
财政资金保障不足是普遍问题。对此,青神县抢抓国家发改委、国家林草局、国家农发行林业政策性贷款机遇,县属国有公司自筹资金1.1亿元,申请银行贷款1.8亿元,强力推进岷江流域生态屏障建设项目,成为全省第一个运用该金融政策建设竹林风景线的区县。
省财政厅表示,在中央、省级下达的相关专项资金中,森林植被恢复费是大头,其次有水源工程、科技项目等间接支持。
为了构建涉农资金整合长效机制,省财政放权赋能,支持地方政府发挥主体作用,对新增验收合格的现代竹林基地按每亩不低于500元标准一次性给予补助。此外,修订完善了《四川省2019年农业产业化银行贷款贴息申报指南》,首次明确将竹产业化流动资金贷款纳入了省级财政贴息范围,2019年省级财政安排贴息资金约800万元,撬动金融资本 7.6 亿元。2020年,我省将把竹产业发展纳入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化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支持范围,支持市县将竹产业发展纳入农业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范围,吸引金融及社会资本投资竹产业发展。
农旅融合添特色
竹林区加速景观化发展
对接现有的地方特色资源,在既有规划上查漏补缺或者加码加权,成为各地建设风景线的重要原则,保证了一张蓝图绘到底。
绵竹市的竹林风景线将成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的引导性竹林景观大道。该风景线建成后,将有机串连中国年文化园、中国玫瑰谷、山地运动小镇等旅游资源。
我省竹文化挖掘不足,竹文化旅游产品同质化较严重,与当地人文生态等资源结合不够,且竹旅游要素品质较低,竹观光、竹养生、竹研学、竹食、竹商品等竹旅产业链尚未形成,缺乏高品质、多层次旅游产品与接待设施。省文化和旅游厅表示,要打造竹文化旅游精品,推动竹林区景观化、竹林区特色化。该厅正在编制“大竹海”(依托蜀南竹海、沐川竹海)发展规划,力争到2022年,大竹海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推出一批竹主题景区(点)、竹生活康养基地、竹文化馆、竹创意园、竹工艺品特色街、竹文化主题公园等新业态和新产品。